10 月 10 日,全球加密貨幣市場陷入罕見暴跌。比特幣數小時內重挫逾 10%,以太坊跌穿 3,700 美元,山寨幣更慘跌三至四成。據 Coinglass 統計,24 小時內全市場清算金額超過二百億美元,創下加密歷史最大單日去槓桿紀錄。
事件在美國交易時段爆發。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重新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後,市場瞬間失去流動性,恐慌性拋售與連環爆倉接踵而至。幣安、Bybit、Coinbase 等主要交易所的訂單簿幾乎清空,用戶回報交易界面延遲、止損失效、報價錯亂。這場「10‧10 暴跌」的核心導火線是穩定幣 USDe 的脫鉤。九月底,幣安推出 USDe 年化 12% 收益計劃,大量機構與高淨值投資者參與,以「循環抵押」方式不斷放大槓桿:以 USDT 借出 USDe,再換回 USDT,如此反覆操作,使名義收益可達 20% 以上。然而,當 USDe 短暫跌破 0.7 美元時,抵押比率急劇惡化,連鎖清算啟動,投資者為補保證金被迫拋售其他資產,流動性瞬間蒸發,形成負反饋循環。這種槓桿結構與當年 LUNA–UST 崩盤極為相似,只是規模更大、槓桿更深。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