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

交易革命 BTAP NewbieTrade 用AI顛覆投資遊戲規則 |香港數字金融2025 |應用基礎科技-人工智能

23-10-2025
BTAP_OG_V1

在香港數字金融大獎2025的初創組別得獎名單中,BTAP NewbieTrade Limited 的名字格外矚目。其創辦人袁嘉麟(業界暱稱 TraderK / TK / 股壇畢加索)並非典型的「白手興家」故事。從「財星學堂」的年輕參賽者,到香港數字金融大獎的得獎者,袁嘉麟的旅程既是個人堅持,也是時代契機的縮影。他沒有離開股票交易這條主線,卻不斷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尋找突破點。

 

從比賽舞台走進專業金融
 TK回憶說:「其實同你哋財經台好有淵源㗎,我係第二屆『財星學堂』比賽嘅亞軍,之後仲喺新城幫手做主持。」從學界比賽中嶄露頭角,到成為分析員、交易員,再歷練於私人老闆與買方崗位,TK 的履歷一直緊扣股票市場。
然而,在積累經驗和資本後,他選擇踏出安舒區,走上創業之路。這個決定並非一時衝動,而是來自對市場長年觀察,以及對金融科技潛力的敏銳觸覺。

金融職場到創業跑道

「我最初加入過以炒賣衍生工具為主的私人交易團隊,後來發覺太多事情未學曉,然後成為股票分析員,先由賣方分析員再到買方分析員,其後開始有機會操盤,由交易員再管理投資組合。」TK 笑言自己的職涯似乎從未離開過交易桌。不過,他亦坦言,單純靠傳統分析方式,往往與投資回報未必掛鉤,甚至可能出現「反向效果」。
他解釋:「分析員花好多時間寫報告,但分析及執行交易是兩回事,回報同分析有時未必有關係,咁我就開始諗,係咪機器先做到更好?」於是,他萌生了以人工智能(AI)介入投資的念頭。
早期,他與拍檔已嘗試創業,後來各自分工,他則專注開發 NewbieTrade。項目在2020年疫情時正式啟動,先以演算法為基礎,逐步演進到結合 AI 的智能投資策略,開啟了他的金融科技創業之路。

從演算法到人工智能

傳統演算法投資,多依循固定規則,例如「10天線升穿20天線就買入」。雖然簡單直接,但問題在於策略缺乏彈性,無法因應市場環境變化。
TK 舉例說:「如果用呢啲演算法,佢全年都會照做,但市場策略係有週期性嘅,可能今年有效,出年就唔work。」相反,AI 不單止能整合多種演算法,還具備學習與修正能力。
他強調:「AI 可以透過 reinforcement learning(強化學習),去調整策略參數,甚至切換演算法。換言之,佢唔係死板執行,而係會隨環境進化。」這種自我修正的能力,正是傳統量化投資所缺乏的。
對於投資者而言,AI 的優勢在於快速辨識趨勢,縮短做功課的時間,並提高策略的適應性。這也是 NewbieTrade 的核心理念──把人腦難以負荷的龐大數據交由機器處理,讓投資者更專注於決策。

港股與美股的差異啟示

當 AI 模型套用至不同市場時,數據亦揭示出明顯差異。TK 分享了一個發現:「美股的趨勢屬性與港股差異很大,美股的趨勢普遍維持較長時間,而且節奏較慢,港股則短而急促。」
他進一步指出,這並不代表港股失敗,而是市場特性不同。「港股更啱做短炒、操作窩輪牛熊證,例如港股於兩星期內的升幅,已足以媲美美股三個月的漲幅。港股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美股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達成的市場表現,但未必適合坐長升浪。」相反,美股市場深度高、流動性強,更適合長線 AI 策略。
這種比較讓人看到 AI 在金融應用上的價值:它能揭示市場結構上的差異,幫助投資者避開錯誤策略。「如果唔用 AI,你可能永遠都喺錯嘅地方試,得唔到理想嘅回報。」TK 總結道。

NewbieTrade 的成功,不單是對 AI 金融應用的肯定,也是對香港初創在國際金融舞台上的一次示範。未來,隨著市場進一步數字化,這位「股壇畢加索」或許將繼續用科技,為金融市場繪出更多嶄新的筆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