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財,在我地的生活而言是好重要的一個課題,基本上可以説是我地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課題,無論你承認與否,理財與生活息息相關。
有了足夠的金錢,你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;有足夠的金錢,你才能實現更多時間上的自由,不是嗎?
以下有4個理財的秘訣,掌握後,你才能一步步累積到財富。否則,當你與錢作對,只會離財富愈來愈遠!
第一秘訣:瞭解錢的屬性
雖然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是這般重要,但在我地正規的學校教育當中卻好少傳授相關的知識,導致就算是考試高分的「高材生」都無辦法處理好自己的財政問題,高分卻過不好自己的一生。
更誇張的是,有些人有仇富的心態,生活中不談錢,不理錢,以爲這是「孤寒」,「貪錢」的表現,但試問不談錢的家庭能過好生活嗎?
生活就是「柴米油鹽醬醋茶」,你今天不面對,將來一定要面對。
如果你想解決「錢」的問題,首先,你必須要瞭解錢的屬性。錢同人一樣,喜歡留在珍惜和喜歡自己的人身邊,你討厭它,將它拒絕於人外,又或者任意揮霍,胡亂投資,錢就好自然會離你而去,尋找真正珍惜它的主人。
所以,第一理財秘訣,就是要了解錢,要學習理財,而不是逃避,要喜歡錢,不要討厭錢,不要討厭有錢人,要向他們學習。
第二秘訣:留住金錢
如果你想有錢,想累積財富,就要懂得「留住金錢」,並利用世界第8大奇蹟「複利息」,去助你財富有效增值。因此,你要懂得留住錢(即是儲蓄),這是財富的開始。
儲蓄最基本,就是增加收入與減少支出,當年我初出社會正職薪金$8000時,逼自己做兼職,做小生意,去增加收入。再加上過節儉生活,不用信用卡,沒有無謂開支,每日記低花了多少錢,所以我當時能每月儲到$1萬,以下有4個要點,十分實用,可助大家儲到更多的錢。
1)你要定目標,對大部分人來說,為儲而儲未必成功,但如果有目標,例如「今年儲$5萬」,「5年儲$60萬」,就有較大機會達成。
2)記錄開支,記低每日花了多少錢,這動作不是要求你不花錢,而時想你知道錢花了在那裡,令你的錢用得其所。
3)停止用信用卡,特別是,如果你是自制力較弱的一類人。
4)如果你過往的儲蓄能力好差,建議你用逼自己的方法進行。例如參加銀行的每月儲蓄、月供股票等計劃,每月投入一定資金去買股票,起碼做到儲一半的目標。
你無錢,就無得錢滾錢,你有本金,才可以錢滾錢,才可利息複利息力量,有效為你創造出財富。因此,懂得儲蓄是重要的一步。
第三秘訣:明白財富系統、明白現金作用
其實好多人之所以無錢,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不明白財富系統。就好似你落場「踢波」,你必須要了解游戲規則,你先可以有贏的機會,不是嗎?
好多人錯誤認爲現金就是「財富」。其實,現金只能視為「政府借據」,並不是任何真財富,而且,沒有累積的價值。
1971年前,美元以「金本位」制度進行,但1971年之後就以「債本位」進行,發行債券就能發行現金,所以在理論上現金能無限發行,造成貶值。
因此,如果我們想擁有真財富,就要將現金,轉為一些「真正財富」的項目,而不是單純去持有現金,例如投資物業、投資優質股、建立企業等。
既然,現金不是真財富,那麽,現金有什麽價值呢?
現金其實有以下三個作用:
1)交易工具。現金並無任何累積的價值,而最大的作用只是供人民作為交易工具。
2)備用。當我們進行理財時,要做到攻守兼備,雖然現金不是真財富,但就有防守作用,因此在我們理財中,都要持有一定數目的現金,例如3-6個月基本開支的現金。
3)等投資機會。在理論上,現金不斷貶值,資產不斷升值,因此愈早購買資產一定愈有利(例如20年前買樓,一定比今天買樓較便宜),但在實際上,資產價格都會有上落,因此適當把握時機都重要。
所以在財富配置的策略上,留有一定的現金,等投資機會,當投資市場大跌時,就能以較便宜的價格買到資產,對長遠財富增長當然更為有利。